格式:pdf
大?。?span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472KB
頁數:
本文介紹了BMY型聚氨酯彈性防水材料的配方、制作工藝及其使用方法,著重討論甲苯二異氰酸酯異構比、甲組份異氰政基(一NCO)含量、甲組份聚合反應時間等因素的影響。
格式:pdf
大?。?span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14.4MB
頁數: 78頁
I 摘 要 噴涂聚脲彈性體 (Spray Polyurea Elastomer ,簡稱 SPUA)是國外近 20年來興起的 一種新型環(huán)保涂料。其具有快速固化,對濕氣、溫度不敏感, 100%固含量,對環(huán)境友 好,一次噴涂施工,效率高;優(yōu)異的物理力學性能,如抗張強度、柔韌性、耐老化、耐 介質、耐磨性等,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能等特點。 聚脲憑借其優(yōu)異的綜合性能成為了高鐵橋面防護尤其是無碴軌道表面防水耐磨的 理想選擇。2009年 6月鐵道部科技司頒布了 《京滬高速鐵路橋梁混凝土橋面噴涂聚脲防 水層暫行技術條件》標準,將聚脲的性能指標由傳統的拉伸強度 10MPa,斷裂伸長率 250%,提高到拉伸強度 16MPa,斷裂伸長率 400%以上。因此需要改進傳統聚脲的配方 并探索適宜的施工條件以滿足鐵道部的新標準。 本文闡述了聚脲的發(fā)展歷程,反應原理,對聚脲配方進行了改進,制作出了符合高 鐵要求的高彈